2018年5月28日,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在上海市同济医院成功举办了第十三讲“青年学者论坛”。此次学术盛会吸引了线上线下共计1000余位学员,会议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交融。
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张勘教授致、同济医院副院长靳令经教授致辞辞讲话。与此同时,特邀的四位学术先锋刘维薇教授、卢仁泉教授、李冬教授、周琳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肿瘤及免疫性相关疾病中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左起:刘维薇教授、周琳教授、关明教授、傅启华教授、王学锋教授、李冬教授、卢仁泉教授)
会议伊始,上海市同济医院副院长靳令经教授发表讲话。靳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同济医院检验科开展的各项工作助益医院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高度评价,并预祝大讲堂“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各位青年才俊来到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十三讲青年学者论坛,把各自工作中做出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医学检验领军人才在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中机会与挑战并存,在创新与转化 、整合与协同方面,各位负有重要的使命。政府相关部门拟计划投入5000万围绕肿瘤早期分子诊断建立多中心、多学科创新集群,助力多家单位更好地协同整合,书写出新的上海故事,反哺国民健康事业。”
——张勘教授 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
《结直肠癌中A激酶锚定蛋白12的作用研究》
刘维薇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刘维薇教授讲课围绕AKAP1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作用及机制,从结直肠癌的转移生长、发生、发展别具一格地阐述了相关实验研究及发现。
1、结直肠癌AKAP12 研究方向
生长转移:在结直肠癌研究当中AKAP12表达下降缺失,并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
甲基化: AKAP12存在高甲基化,其外周血检测是潜在的结直肠癌中诊断标志物
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促使组蛋白氨基末端的赖氨酸的ε-氨基去乙酰化抑制异染色质的形成和转录发生。HDAC3介导AKAP12下调促进增强,抑制凋亡;AKAP12下调减弱AKT的激活和Bcl-2表达;HDAC3介导AKAP12影响AKT途径,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和复发
2、结直肠癌早期AKAP12在肿瘤干细胞CCSCs中的作用
AKAP12与STAT3之间存在正反馈环 ,STAT3与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信号传导相关。探究结直肠癌中AKAP12通过STAT3通路影响干性;AKAP12与经典干性指标物表达正相关
AKAP12通过PKC依赖地激活STAT3维持了结直肠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
3、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IBD)
AKAP12在IBD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机制研究思路与展望,将从体内、体外、分子机制、临床水平四方面展开
关于炎癌转化:AKAP12是否在炎症性肠病中发挥肠道保护性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COPS5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卢仁泉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二位讲者卢仁泉教授揭示了新蛋白——光调蛋白9的第五亚基(COPS5)表达与乳腺癌/卵巢癌耐药之间的分子机制。乳腺癌和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相关的恶性肿瘤,术后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其易产生耐药性;这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具体机制有待阐明。
1、研究发现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COPS5水平升高。同时发现,COPS5水平升高会导致NCoR蛋白发生泛素化降解、启动雌激素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耐药发生;相反,下调COPS5,会导致耐药程度降低。
2、另外,研究发现化疗耐药过程中,COPS5下调后,X盒结合蛋白1(XBP1)和蛋白27水平升高,耐药细胞生长减缓,提示COPS5下调可逆转化疗的耐受性。这为攻克乳腺癌/卵巢癌内分泌治疗耐药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外泌体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李冬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李冬教授讲到精准医疗时代下NSCLC诊疗面临困境,约1/3晚期NSCLC患者无法获得用于检测的组织样本;血液标本是首选的实时样本。NSCLC 临床诊疗由组织分型决定治疗,临床需求推动肿瘤诊断变革。
1、研究发现
外泌体在NSCLC生物学功能在介导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转移、顺铂化疗耐药等方面均有体现。
其中,外泌体p62蛋白是理想的新型液体活检肿瘤生物学标志物,与NF-kB、TRAF6、MAP kinases、Twist1等信号转导途径枢纽相关,具有调控原癌基因表达和激活细胞增殖信号的作用,此外异常高表达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2、外泌体p62功能预测
exosome p62可参与Hedgehog、STAT3等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的调控;
控制巨噬细胞的表型、功能转换、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与M2型巨噬细胞形成紧密相关;
外泌体p62促进肺癌增殖;外泌体p62影响巨噬细胞功能。
3、应用标准化问题
外泌体目前尚没有标准化的提取方法,确定核酸、蛋白的差异性表达,缺少可通用的表达稳定的内参;
外泌体、核酸、蛋白质含量与肿瘤组织蛋白质的一致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候选生物标志物的最终确定需要多机构开展大规模的独立临床试验研究。
《 SLE相关新型非编码核酸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周琳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周琳教授先围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根据目前的研究从该疾病的发病概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诊疗方法等方面系统展开讲述,后续全面介绍了SLE分子标志物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因现有SLE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存在应用缺陷,急需新技术助推SLE分子标志物的发现。
1、SLE分子检测的发展趋势
鉴定出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分子标志物,与自身抗体等目前常规检测指标联合,提高对SLE的诊断水平;
鉴定出大量分子标志物,并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与SLE的精准预测(包括发病的症状前预测、病情发展预测及疗效预测),从而实现对SLE患者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有效预防,精准干预和治疗;
针对SLE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发靶向药物,有助于提高对SLE的治疗水平。
2、已发现的SLE相关分子标志物真正应用到临床检验尚需时日
推进临床应用进程,核心在于发掘新型分子标志物,分子机制相关基础研究作为支持,关键还在于检测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同时多中心临床研究是重要保证。